「 鍋爐是詩 」

 

 

關於工藝研究完成之後:迷幻與醍醐味

印度語darshan,意謂著親見或瞥見聖人,例如一位古魯。

2008年30歲獲得流浪者計畫資助到印度旅行,有一次在varanasi認識至今仍是好友,澳門朋友子樂,停留在那幾個月期間,有次他帶我去參加猴子廟節慶,從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的七天七夜,每晚都是當代印度古典音樂大師,有Shivkumar Sharma、Kumar Bose、Kishan Maharaj、Girija Devi等,其中令我至今終身難忘的是當時55歲Kumar Bose塔布拉鼓演奏,所有旋律部份像被清洗到背景般,我被他的演奏完全吸引,現場喇叭硬體相當粗糙,時而破音爆音雜訊,並在背景夾雜著許多猴群在樹上嘶吼,幾位歐洲人帶枕頭躺在地上,當時我與印度人擠在中排位置盤坐,kumar bose極重低音鼓聲與強勁的力道感,當節奏越來越快時,整個人進入迷幻狀態,像火車瘋狂地往前奔馳,身體像離開地面般,有極劇烈晃動感,我低下頭閉起眼,專注著Kumar bose演奏,至今仍無法描敘當時更完整感受。我認為這種darshan經驗一直深植於內心,包括在Beas經驗,當古魯在一個小時只是盤坐沒有說話,在許多時後,旁邊印度人包括我,流著眼淚靜態保持這種專注,它沒有任何語言,在真實現場裡,darshan是多麼令人無法忘懷。

Gary Snyder所談darshan經驗:「這是一份禮物,當所有準備好的瞬間,你將看見。」Kumar bose鼓聲經驗,多年來一直讓我思考在工藝研究裡探索,包括曾經歷過從類比到數位的年代,新與舊、形式與內容、內與外等,有許多許多思考與觀察,以及每個階段的自省。2022年45歲把所有工藝研究完成之際,Kumar bose鼓聲經驗,給我為接下來的工作產生很大影響,我在Kumar bose現場看著他正在演奏塔布拉鼓身影,慢慢模糊,取而代之是進入一個世界,我閉起眼經驗。

而下一個階段是:持續且強度更強的苦練,所有一切如拍落身上衣物灰塵!


 

關於2023年01月 – 03月冬春制作記事:

新年快樂!

在去年完成工藝研究後,新的一年開始,已無法像過去以未實驗過材料做計劃,在當下我認為這些設定方向已不重要。但新的研究與古皂之間碰撞,我感到更多興趣。去年底使用高山杜鵑粉的結果,令我很驚豔,這類未抽油植物粉,制作後對氣味所產生的張力,包括粉末本身提取水溶物,還有顆粒內部包含植物本身精油,這在過去使用氣味添加材料裡,它顯得相當獨特。

去年底開始計劃今年冬春,想開始對焚香作更深研究,包括資料閱覽,為了直接深度感受焚香,也會直接學習香粉拼配,會開始作各種線香習作,這所有主要是為感受拼配,包括藏香、藥香拼配的了解。這項研究也許會持續到夏天或一整年,氣味經驗總是來自於生活裡,如茶飲香氣總不經意表現在作品裡,親自第一手拼配與制作,這些焚香經驗,所有都為古皂的焚香氣味作深度表現,並能開始深度拼配各種粉末,不管從氣味、顯色、色調、質地等,它可以成為多層面運用於所有制作。

新的一年開始,除了親自實作,重要層面為更多氣味形態與美感,並做全面的學習了解與資料匯整,如果在古皂作品表現上,可以寬廣地碰撞與融合,那我需要更多的工作與學習!